塞維雅 (Sevilla),安達魯西亞西南部最受稱道的城市,周圍是麥田,草原和橄欖園,背後是Sierra Morena〈摩爾人之山〉,中間有波光閃爍的瓜妲姬薇河穿越。這就是這個愉悅、歡樂的節慶所在之地。
但在我們舞進這個節慶以前,先看看之前在塞維雅的其他活動。
四月節之前是Semana Santa─「聖週」,即復活節週。就像所有天主教國家一樣,伊比利半島上各個城市、鄉村都舉行遊行、祭典等宗教活動。但塞維雅的復活節特別突出,因為它融合了外在的光彩奪目和內在深刻的感動。日以繼夜,裝飾華美的聖像在聖座壇上讓人扛著,在城內四處遊走。所有聖像都經過大教堂。無數不同教會的信徒,穿上大斗篷,頭戴圓錐筒帽,只露出兩眼,赤腳在聖座壇前後徒步行走。所有人都加入這個信仰與崇拜上帝的盛大場面。外人若突然投入這些活動,可能會感到震驚、疑惑、著迷,或者害怕。
在幾天密集的日以繼夜活在精神世界以後,塞維雅人需要一點寧靜與休息。但沒幾天,他們又開始準備過四月節了。
「Feria」原意為商展。四月的塞維雅商展本來是為了牛馬的交易。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市郊做牲口買賣。城裏的,鄉下的,老老少少,連小孩都到這裡來,大家碰面,做生意,吃吃喝喝,唱歌跳舞,把整個城鎮弄得熱鬧非凡。
這個商展是在一八四七年時由塞維雅的幾個貴族成立的。從那時起漸漸受到重視與歡迎。現在沒有牲口交易了;留下的,是一個盛大的、壯觀的民俗節慶,是遊行隊伍、騎士、馬飾、舞蹈、歌唱、酒,以及華美的服裝。當然,還有鬥牛。
這個節慶主要是塞維雅人的,但遠近都有人來共襄盛舉。有來自西班牙其他地方,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。所有旅館都客滿,每個私人房間都租出去了;這週別想要有一張床睡。訂房得在很早以前,如果沒有親戚或熟人在城裏的話。即使家庭也被來自其他地方的表兄弟、堂姐妹、叔叔、嬸嬸、伯伯、阿姨給擠得快爆了。
直到1970年,慶祝活動都在城東郊區的公園內舉行,不過節慶越辦越大,大到必須遷到河濱較大的區域。現在成百的帳篷樣的小房子「casetas」,沿著大馬路旁的相思樹櫛比鱗次而立。這些小房子向馬路敞開,有一個大外間供人們或坐、或舞、或唱歌、或彈吉他,以及一個內間放著所有的點心、酒、飲料,和準備好的塞維雅小菜〈「tapas」,下酒的小吃〉。這些小房子是用鐵架搭建,蓋上帆布,裡面都有木質地板可供跳舞。紙紮的玫瑰和花圈點綴屋頂和牆壁;裝飾燈在晚上閃閃發亮。
這些小房子是私人的,為家族、社團、俱樂部、銀行及公司行號所擁有。每個公家機關都有自己的小房子。只有隸屬於這些家族、俱樂部和機關團體的人和他們的朋友可以進去裡面。外人若非特別受到邀請,是不能進去的。不過,倒是有開放的酒吧和餐廳,讓四處漫遊的觀光客和外地人有地方去。通常這裡都有一個低舞台在中央,請職業藝術家來演出,也開放給所有會跳、也想跳塞維雅舞曲的人。而且,大家都會跳、也想跳,不管是小孩、老人,還是年輕人。
從無數的喇叭傾瀉出各種樂曲─塞維雅舞曲、方當果舞曲、馬拉加舞曲、鬥牛曲─但最多的是塞維雅舞曲。歌聲、吉他聲,響板、拍掌、踏腳的節奏,整個區域都可以聽到。
整個節慶最突出、迷人,也最典型的地方,就是關於馬的活動。這是早年商展的遺續,拋掉商業活動,而只是展現安達魯西亞馬的俊美、活力與優雅。
正午時分,太陽高掛,遊行「el paseo」開始。沿著十排中式燈籠懸在頭頂上的大馬路,穿金戴玉、裝扮華麗的馬匹載著神氣的騎士走過。女孩們坐在騎士身後,把多彩的荷葉邊裙擺鋪在馬臀上。
篷車有兩匹馬拉的,也有四匹馬,六匹馬拉的,緩慢而雄偉地沿街走過。車夫,像騎士一樣打扮,穿著傳統的安達魯西亞馬裝「traje campero」,貼身長褲、馬靴、短夾克和哥多巴帽〈譯註:寬邊帽〉。美麗的女子和老人小孩通常都坐在馬車上。馬車後端就坐著年輕女孩,穿著傳統的「traje gitana」─吉普賽服裝─圓點圖案和荷葉邊。她們的裙擺在車後垂下,手插腰際,擺出典型的西班牙姿勢,坐在那裡像是等著受人讚嘆的皇后。而她們也的確受到路旁觀看遊行的人的讚賞。到處都聽得到「Ol」與其他典型的叫好聲,還有愉悅的「piropos」─奉承女孩的好話。馬蹄聲、人群在歡宴中興奮的交談聲,以及喇叭傳出的樂聲,混成一曲迴盪空中的交響曲。馬匹和騎士在塞維雅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的。據奧帝加和卡賽特〈Ortega y Casset〉的說法,Andaluca la Baja─南部的安達魯西亞─的傳統和文化,相對於北方卡斯提爾Castile嚴峻、好戰的性格,是典型的平和安詳的農業社會。騎術和對馬的知識,對安達魯西亞人來說,是一種需求、絕對的必要,是一種年代久遠的宗教,部份由於農場的工作,部份源自狩獵和其他馬上運動。驅趕牛隻需要相當的鞍上技巧和把握,更別提從飛躍的馬上與兇猛的牛隻搏鬥。
塞維雅的節慶中,el paseo,馬匹,騎士、馬車,及其華麗的馬具飾品的盛大遊行,是塞維雅人讚賞、雀躍及自豪的壯觀場面。
馬韁上懸有綴著叢花的小紅球,鈴鐺隨著馬蹄聲的韻律琮琮作響。馬鬃和馬尾通常都紮起繁複的辮子。騎士們,不管有沒有女孩在後座,緩緩地騎過街道,清楚意識到四周的眼光。偶爾,他們會停下來加入一小群人,喝一杯vino fino─淡而乾的雪莉酒─並且閒聊。
要是有興趣的話,大家都可以租個一、兩小時的馬車,四處逛逛,感受整個氣氛,讓自己融入其中。
遊行進行的時候,人們坐在他們的casetas裡,喝酒,交談,笑鬧,盡情地享受友朋為伴。他們彼此問候,邀約新舊朋友,爭論不休,說長道短:“你看看她的衣服!”“為什麼她坐在他的馬上?”等等。興致來了,就起身跳一輪塞維雅舞曲。
遊行隊伍通過時,人們來回走動;社交活動和casetas裏一樣熱烈。有些穿著平常假日才穿的華服,但大多數各種年紀的女人,都穿上極盡各種顏色和式樣之能事的塞維雅服裝。小女孩像美妙的花朵,招搖飄盪,同年的小男生也從頭到腳穿著安達魯西亞的「traje corto」─高腰長褲、白色襯衫和短夾克、哥多巴帽。
遠處有一個設備齊全的遊樂場,有旋轉木馬、盪鞦韆、無線電汽車和每一樣孩子們想要玩的東西;而這個,當然吸引著小孩及他們的父母。這裡還有可怕的火箭,尖叫、笑聲和高分貝的擴音器音樂。不過,這部份倒是可以避免。
這些活動都在近午十一點左右開始。約兩三點時,多數活動都接近停止。該是午餐和午休的時候了。午餐是一天最好的一餐,吃得好,坐得久。安達魯西亞的料理也許不是全國最好的〈北方的巴斯克、加里西亞和加太隆尼亞才是〉,但是蝦蟹蚌貝和羊肉真的很棒。Huevos a la flamenca佛萊明式炒蛋,炒蛋加chorizo─特辣味香腸─和蔬菜是永遠的第一道菜。Gazpacho,用生菜加麵包、橄欖油和許多大蒜做成的冷湯,是大熱天裏的美食。填飽了肚子也看飽了熱鬧,大家就這麼午休去了,以便養足氣力再參加晚上的慶祝活動。
夜幕低垂時,整個慶典活動爆發在一片光海之中。成千的燈串點燃街道及casetas。入口牌樓的兩座高塔像是火光瀑布。人們比白天更悠閒而活躍,而舞蹈,塞維雅舞曲,也更熱切地開始。在casetas,在餐廳,在街上,到處都隨著歌唱、吉他、響板和拍掌的韻律舞到最滿。大人和小孩彼此對跳:媽媽帶著小兒子,爸爸帶著小女兒,男孩和女孩,老人和年輕人。要是有外國人會跳塞維雅舞曲,可是增色不少,會到處受到邀請。
街上圍了一小圈一小圈的人。他們替中央的一對或好幾對的舞者唱歌、拍掌。一切都動起來,笑聲和叫聲,伴著音樂節奏而律動。很少人醉倒,但不時也可見幾個踉蹌的年輕人,笑得東倒西歪,想要對跳一段塞維雅舞曲。最後的結束姿勢常常是跌坐在地上。
許多casetas都請來職業舞者和歌手。輕快的佛拉明哥舞曲,如喧戲調bulera、倫巴rumba flamenca,其熱情而炫惑的音色與節奏傾洩而出。
漸漸地,接近午夜時分,速度和活動減緩下來。許多人回家了。年輕人盡可能留到多晚算多晚,成群的遊蕩,設法找酒喝,但是終歸一切還是結束了。Casetas和餐廳關門,燈火熄滅,整個區域一片黑暗,休息個幾小時,隔天早上一切又重新來過。不過,穿著背心制服的社區清道夫,會很有效率地先整個清掃梳理一番。
以上所述是在節慶區。城內的生活也受到感染。盛裝的人潮一波波傾入街道,緩緩流過橋頭,向節慶區的方向移動。近午時分,他們步履匆忙,眼神充滿期待,邊走邊唱向節慶區走去。晚上,他們步伐遲緩,精疲力乏地走回家。整座城市像盛開的花朵,填滿圓點圖案、荷葉邊、帽子、披肩、扇子。旋律與節奏嗡嗡作響。聖十字區Barrio de Santa Cruz的窄巷內拍掌和響板整夜迴響,而塞維雅舞曲全天在跳。
日常生活還是繼續著。不少人放假,但大多數人儘可能照常工做,到傍晚才趕去過節。熱鬧、輕鬆是大體氣氛,許多人在這七天當中,可都是必須早起晚睡的。